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行业新闻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医学影像设备

  星空体育仪器信息网医学影像设备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医学影像设备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医学影像设备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医学影像设备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医学影像设备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医学影像设备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医学影像设备相关的解决方案。

  山东新闻网12月31日潍坊讯(记者王晓莉 通讯员田玉胜)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和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学组成立大会暨潍坊市放射学会2008年年会于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潍坊召开。会议由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主办。潍坊医学院副院长王滨教授当选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分子影像学分会主任委员(组长)。全省各医疗和科研单位代表近200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前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祁吉教授,全国高等医学影像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学影像学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申宝忠教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副所长赵斌教授,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马祥兴教授等专家到会祝贺并做学术报告。潍坊市卫生局张本水调研员到会祝贺。会上祁吉教授、申宝忠教授分别作了《中国放射学发展现状及展望》、《分子影像学概论》的专题报告,潍坊医学院6位中青年专家及有关代表分别做学术报告,针对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等进行热烈讨论。据了解,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常规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突出特点是采用影像学技术实现活体显示、可测量生化过程、明确病变性质与发展、及药效评估等,从而在临床上达到早期、更早期、及疾病前期的诊断治疗,干预阻断,评估疗效,预后估计等。因此分子影像学在临床医学、应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有重大应用前景。在我国尚未有成形的分子影像学学会组织的背景下,我省的分子影像学同仁在王滨教授的倡导下,率先成立山东省分子影像学学会组织。这对我省和全国的分子影像学发展和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标志着我省和潍坊医学院在分子影像学研究已到达国内领先水平,潍坊医学院分子影像学研究在此平台上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br//strong/pp8月3日,腾讯公司正式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pp这是腾讯公司首个应用在医学领域的AI产品。腾讯觅影包含有6个人工智能系统,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网病、宫颈癌和乳腺癌。其中,其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最为成熟,实验室准确率在90%,现已进入临床前实验阶段。据了解,此系统在深圳南山医院部署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每天为几十位患者进行筛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74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74px src=另外,此次腾讯公司还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并启动全球首个应用AI医学影像的食管癌早筛项目的临床预试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加入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医院。/ppstrong连接六大AI医疗应用场景/strong/pp腾讯觅影一共包含6个医疗AI系统,分别是:/pp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pp早期肺癌筛查系统/pp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智能筛查系统/pp智能辅助诊疗系统/pp宫颈癌筛查智能辅助系统/pp乳腺癌淋巴清扫病理图像识别系统/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1、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span/pp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6年《中华肿瘤杂志》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28.67万,发病率为21.17/10万,食管癌已经成为我国5大癌症之一。/pp众所周知,癌症的早诊早治有利于患者康复。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教授表示,早期的食管癌内镜治疗高效微创,手术后3-5天就可以出院,手术费用仅为后期食管癌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术后并发症也很少,远期的疗效更是优越,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目前我国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低于10%。/pp觅影的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筛查一个内镜检查用时不到4秒,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准确率高达90%。它也是全球首款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2、早期肺癌筛查系统/span/pp觅影的这套系统与一些创业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对可疑结节精准定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良恶性判别。而部分创业公司只能识别结节,却不能判断良恶性。/pp据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孙星介绍,目前这套系统正在研发,训练数据集、测试数据集样本数量是数千人的规模,疑似结节数量为50多万个,同时算法模型也准备好了,结合腾讯云强大的运算能力,相信很快就可以出结果。/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智能筛查系统/span/pp为训练这套系统,觅影团队对数十万糖网分期数据进行学习分析,打造糖网病筛查工具,用于糖网病早期筛查。/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4、智能辅助诊疗系统/span/pp这个系统基于海量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与学习,服务于广大医生,旨在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和基层医生诊疗准确性。它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医学知识图谱构建→机器去学习诊断能力和经验→专家校验。虽然腾讯AI Lab的高级研究员并没有透露他们的研究进度和医学数据,但是腾讯不缺AI人才和计算力,数据足够以后,出结果是早晚的事。/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5、宫颈癌筛查智能辅助系统/span/pp觅影系统对近万张内窥镜分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打造宫颈癌检测智能筛查工具,用于宫颈位置类型检测,辅助医生快速辨别宫颈癌的宫颈位置,从而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目前,觅影并没有报告这个产品的研发进度。/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6、乳腺癌淋巴清扫病理图像识别系统/span/pp觅影系统主要是应用在乳腺癌的筛查。TEG架构平台部高级工程师颜克洲透露,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数据量和标注量不足,乳腺癌图像“同影异并,同病异影”等问题,不过目前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pp以上我们所看到6款产品定位大多数是与疾病筛查相关的,虽然腾讯互联网+医疗的负责人常佳此次没有透露他们的在商业上的想法,但是如此清晰的产品功能定位也为后期商业模式探索确定了基调。/ppstrong腾讯速度:2个月完成模型训练/strong/pp在发布觅影系统的同时,中山医院的主治医师罗孔嘉透露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从开始训练到产品发布,其准确率达到90%,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样高速的背后除了中山医院医生的有力支持(中山医院参与此次研发的医生有19名),还凸显腾讯在AI人才、医疗数据方面的实力。/pp据e成科技发布的《BAT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报告》指出,腾讯AI人才储备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03%,腾讯2016年员工总数是17446人,如此推算,腾讯约有354名AI人才。这相当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总人数的1.5倍。/pp在数据方面,用于研发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的数据来自于6家三甲医院的48740例患者的60万张图片,这些图片由合作医院的医生负责标注,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另外,为了让产品更加准确,他们还有测试组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拥有病理检查的金标准数据,用来测试模型的准确性。/pp据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朱岁送介绍,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已经中山医院试用1个多月,每天为几十名用户进行筛查,他们很期待该产品在临床的数据结果。目前常佳对于腾讯的产品充满了信心。/ppstrong商业模式还在思考中/strong/pp谈及商业化,常佳表示:“商业化应用方面,腾讯不太着急,因为本身腾讯对医疗AI是准备长期投入,我们认为AI到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早期或者是早中期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额沉淀、全路程产品研发之后会有更多的空间,我们在目前阶段还不考虑商业化的事情,现在我们主要做两个产品,一个是做科研,另一个是跟我们的基金会一起做公益普查。”/ppstrong阿里、腾讯进军医疗AI,创业公司需要担心吗?/strong/pp在2017年3月29日的阿里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ET医疗大脑正式上线个产品系统进入医疗AI领域。巨头的进入会对医疗AI的创业者造成致命打击吗?我们是这样思索的:/pp首先,中国医疗市场巨大,不是一、两家公司就可以吃得下的 /pp其次,虽然腾讯、阿里在AI人才、计算力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不是国家级实验室毕业的硕士、博士,就是海外留学归来的专家,均是独当一面的AI人才。他们早于AT布局医疗1-2年,在产品上也相对成熟一些 /pp再者,医疗AI重要的参与者——医院方并不会只买AT的账,目前医疗AI创业公司已经和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达成了合作,有了医院这个合作伙伴就有源源不断的医疗数据,另外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已经在临床试验阶段甚至是认证阶段,他们的系统自身也在不断搜集数据,因此在数据上创业公司并不十分担心 /pp最后,在资金方面,创业公司虽没有AT财大气粗,但是近期AI的投资热潮使得大多数AI人工智能企业获得了融资,且规模不小。国内目前已有公开披露的医疗AI融资事件达到93起,其中有57起明确公布了融资金额。仅在国内,千万级和亿级的融资项目就占到了65%以上。因此,短期内医疗AI公司并不缺钱。/p

  _ue_custom_node_=true纽迈祝贺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能大赛圆满成功4月23-2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协办,上海健康医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在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后,圆满落下帷幕,纽迈携核磁共振教学应用解决方案和MRI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参加了本次大赛。本次大赛迎来了全国59所高校代表队参赛,另有22所高校派队观摩了比赛。竞赛期间,纽迈向到访的专家、学者展示了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相关的设备和方案,也向大家介绍了特色的MRI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并为大赛的后勤支持部分做出了贡献。上海健康医学院影像学院院长何培忠教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廖伟雄主任莅临纽迈展位技术交流纽迈的磁共振教学应用解决方案,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探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专为磁共振教学量身打造的EDUMR20,可以搭载MRI模拟仿真软件,实现上机操作和仿真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原理。并配套有专业的教学书籍和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课余创新拓展实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纽迈一直致力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今后也将会推动磁共振教学方案的开发和创新,为全面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进一步加快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速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今天宣布,有意将医学影像业务以2.76亿美元出售给瓦里安医疗系统。珀金埃尔默的医学影像业务是为工业、医疗和牙科x光成像系统提供关键部件——平板x射线探测器。“将我们的医学影像业务和瓦里安的能力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支持客户、继续创新和开发新的成像系统,”珀金埃尔默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Frie说,“此外,业务的适当剥离让我们能够更加聚焦投资、在一些优先项目领域加快增长速度。”收购完成后,瓦里安将对旗下成像部件业务(Varex)进行拆分上市。预计该交易将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依托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康成睿视”成功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编号:苏械注准)。医疗器械注册证康成睿视可实现医学影像分割、影像配准和组织三维建模,可对胸腹部骨骼、心脏、主动脉、肺、肝、肾脏、脾脏和前列腺等组织器官进行自动分割及定量分析,可应用于放射科、介入科、神经科、外科、肿瘤科、骨科等众多临床专科,为医生提供可靠、定量和精准的三维诊疗信息,便于辅助诊断和手术方案规划,增加诊疗精准性。康成睿视医学影像处理软康成睿视由医学影像室戴亚康团队研发。该团队聚焦“多模态+AI”智能辅助诊疗方向,研发智能精准介入手术计划导航、无创高时空分辨脑机接口、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分析等关键技术和系统。康成睿视获批上市,标志着团队在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疗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团队另有多款产品正在研发、注册证报批和产业化推进中。肝脏及肿瘤三维重建胸部组织三维重建 该成果获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苏州医工所成果转化的又一成功典范,证实了研究所特色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未来,研发团队还将进一步秉承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的“工匠精神”,进一步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手术计划导航系统,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北京揭晓 深圳先进院高端医学影像团队荣获一等奖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等单位历时十余年合作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第二完成单位。跨领域多学科合作打破国际垄断这个项目获奖的含金量有多大?简单地说就是,它是我国首型3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简称3T系统)并实现产业化,打破了该领域的国际垄断,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极少数独立掌握磁共振全部核心技术和整机制造的国家,是一项产、学、研、医跨领域、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是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创新一项里程碑式成果,改变了磁共振国际产业和技术格局。“感谢这个时代!”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接受采访时说,“参与项目研制的团队成员肯定比我还要激动。”自2010年以来,深圳先进院与联影医疗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就启动3T磁共振系统研发项目。项目创建了“软硬件协同”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构建了影像数据“稀疏采集、快速扫描、精准重建”技术路径,攻克了系统核心部件和成像技术难关,获发明专利124项、授权美国专利11项,突破了国际知识产权壁垒,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快速成像软件与电子学、谱仪、射频功放、射频发射线圈、梯度功放、梯度线圈和超导磁体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发明了三维张量编码扫描技术,研制了世界最大孔径高场超导成像磁体、突破了业界最高功率的梯度功放部件;建立了高场磁共振整机自主制造体系;创新了心脏、大脑等快速成像序列和重大疾病定量诊断技术,与医院合作构建了全身临床应用技术体系等。一批成像新技术入选我国和国外影像学会专家共识和影像学诊断共识。樊建平说,作为中国战略科技队伍的“国家队”,深圳先进院就要担起责任,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担国家责,做国家事。目前系列国产高端磁共振产品已经走进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家医院,并实现对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的逆向输出,有效缓解了老百姓在使用高端影像设备上看病贵、看病难的问一流环境吸引 一流国际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背后,站着深圳先进院接近3000人的一流人才团队,他们才来自全球,助力深圳先进院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截至今年9月,深圳先进院人员规模达4713人,其中员工2774人,学生1939人。2021年9月3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020和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霍斯特亚瑟梵格(瑞士)院士,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英国)院士分别作为2020和2021年度获奖外国专家出席会见。 不久前刚刚公示的2021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市长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拟奖名单中,5个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深圳先进院科研人员获得3个,还获得了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深圳先进院连续9年在市科技奖中斩获奖项。获奖奖项大多与产业结合紧密,先进院融湾融城,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让樊建平特别自豪的是,深圳先进院目前拥有全职院士11人,杰青优青人数近40人,海归903人。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相当给力,让一些学科逐渐产生国内影响力,并构成新的学科方向。可以说,由数千名博士组成的科研队伍让深圳先进院竞争力非常强。深圳先进院之所以人才辈出,和先进院以人才为中心、注重创新人才评价改革密不可分。深圳先进院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科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差别评价、末位淘汰。以分类评价为基础,加快构建导向明确、科学规范、竞争择优的人才激励机制。特定重大项目,实施期内不以申报项目、发表论文为考核指标,鼓励科研人员专心攻克科研难题。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破除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各类别优秀人才竞相涌流。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在樊建平看来,科研成果转化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钱的资本,建设深圳先进院就是要营造令科研人员向往的科研与人文环境,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激励措施、创新文化和成果转化机制,培养并吸引一流人才不断做出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应用创造价值 成果与产业实现无缝对接有人到深圳先进院参观后对樊建平说:你这儿生机盎然。深圳先进院的大厅里写着“梦想成就未来,应用创造价值”,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和创新无极限的精神。樊建平认为,这些正是深圳文化的体现,它和那句最为人所熟知的深圳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异曲同工。在今年4月份深圳先进院公布的专利情况显示,目前深圳先进院累计申请专利10951件,累计授权专利4470件。近年来深圳先进院专利申请数持续攀升,PCT国际专利申请在2020年达到567件,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一名。此外,深圳先进院累计产业合作金额近24亿元,累计孵化企业达1248家… …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深圳先进院积极践行“工研院”使命,在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前行。例如,为应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与成果产业化“脱节”的问题,深圳先进院合成所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它有效地压缩了技术与市场的距离,让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产业无缝衔接。国家发改委推广深圳47条创新经验中,有3条来自深圳先进院,其中一条就是”楼上楼下创业综合体“。目前“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中,已经入驻30多家企业,将创新成果带到楼下做转化,大大提高了技术转化效率。又如,在10月26日正式揭牌的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脑创中心由光明区政府和深圳先进院联合共建,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提供孵化空间超过1万平米。通过以“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为出发点,将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产业转化的关键痛点,旨在建设全国首个脑科学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创新无极限”,是深圳先进院一以贯之的精神。2006年,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首个国立科研机构正式诞生,自此,深圳也有了“国家队”。从第一批研究生入学到累计培养人才近1.3万人;从首次以定量公式揭示生物迁徙进化策略,到自主研发超薄芯片临时键合胶材料代替进口;从聚焦集成电路、合成生物、脑科学等关键核心领域到牵头成立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牵头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企业联合实验室到跨界织网,引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 如今,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正依托深圳先进院15年发展基础稳步筹建中,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公办高校的建设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深圳先进院积极发挥“国家队”作用,“担国家责,做国家事”,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贡献“先进”力量。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医疗影像设备是指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已使“影像信息”不再是初期阶段时单纯意义上的“影像”涵义,它可以携带有人体机能、生化成分等生物学信息,形态学分析只是其基本内容,新概念的“影像”已成了综合信息的代名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都相继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 《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下游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等八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PART 1 十四五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影像设备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关于促进杜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范和引导集团化经营的医疗影像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同质化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CT、DR等医疗影像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愈加重视医疗影像设备发展,预计后期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医疗影像设备发展。 高端医疗影像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本土企业创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国产医疗影像设备进口替代潜力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医疗器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医疗器械等快速审评审批机制,加快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促进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药和医疗器械尽快在境内上市。目前,各大省市十四五规划均提及医疗器械。政策支持下,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可期。PART 2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概况 医疗影像设备使用X射线、电磁场和超声波来提供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影像。由于医疗影像技术的非侵入性和相对安全性,其得到广泛使用。医疗影像往往是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首选的诊断方法。 医疗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CT)、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影像设备、医用X线机、超声成像设备。PART 3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环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PART 4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2%。PART 5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上下游分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189亿元,同比增长12.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2953亿元。PART 6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企业分析 迈瑞医疗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提供更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世界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效率。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排行榜位列第42,股票代码:300760。PART 7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967亿元增至2025年12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PART 8 附录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共计79页,完整报告请下载:《2021年“十四五”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近日,有关部委、企业和院所已在基因测序仪、质谱仪、分子影像等精准医学核心设备上做出部署、展开攻关,加强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以期填补核心设备国产化的空白,掌握上游自主权。技术工具的进步尤其是本世纪高通量测序仪的问世,极大加速了人类对“生命天书”的破译和解读。而自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基因测序仪基本依赖进口。“基因测序产业的上游--测序设备及配套生物试剂的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市场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数十台高通量测序仪分两排摆放,气势壮观̷̷今年5月27日,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序系统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全球测序技术领域首次大批量列装‘中国造’,标志中国在高端测序技术的源头创新和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突破。”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说。华大基因是中国最早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团队,曾经大规模采购国外高通量测序仪。“后来我们发现必须造自己的仪器。”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近年来,在耗巨资并购美国一家测序仪公司并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面高通量测序仪不仅问世,而且已量产,“仪器目前正在有关部门走审批程序,一旦批准,就可大规模投入应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研究员认为,国产测序仪虽然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但亟待商业化。他同时指出:“在一代、二代测序仪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中国有机会研发布局三代、四代测序仪。”科学家正积极进军第三代测序技术。近日,深圳瀚海基因研发的单分子靶向测序技术获得新突破,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这一直接测序的方法属于第三代测序技术,预示着未来基因测序领域可能到来的飞跃式变化:轻轻一按,医生就可以完成一个靶向基因的测序工作,从而有望为基因测序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测序技术领域我们已掌握一部分核心能力,但仍处于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阶段,实现原始创新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研制出实用性基因测序系统的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任鲁风说。飞行时间质谱也在精准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质谱,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应用于病原菌快速鉴定、基因检测等领域。“我们的质谱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希望公立医院优先采购国产质谱。”企业创始人马庆伟呼吁。分子影像是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部委和地方支持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仅5年,已推出20多款核磁共振设备、PET/CT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性能指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从今年起,联影与华大基因合作在贵州打造全国首批“县域精准医疗中心”,为县级医院配备全线影像诊断设备及基因检测设备,带动各乡镇医院进行基因与影像检查相结合的疾病预防与诊断。“‘影像+基因’精准医学技术平台的打造,是世界范围内的崭新话题,是还未被系统化尝试的领域。随着该模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复制,中国人将重新定义‘精准医疗’的内涵。”上海联影董事长薛敏说。受访企业负责人均呼吁,在精准医学领域,相关仪器设备仍是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希冀国家加快国产化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步伐。“我国高度重视这些仪器的自主研发,在其他科技专项中有涉及,‘精准医学’专项也设置了生命组学设备研发。今后还要增加对该类仪器研发的资助。”科技部社会发展司有关人士表示。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为持续推动医疗器械创新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定期开展监管会商,为创新医疗器械量身订制具体监管方案,指导督促注册人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持续合规。7月10日,国家药监局组织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省级药监局和注册人,围绕国内首个可用于肺部气体成像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和国产首台可变角、双探头、通用型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以及颅内动脉瘤CT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进行监管会商,综合检验、审评、检查、监测等重要信息,研究提出监管重点和注册人质量管理要点。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8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做好创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指导督促注册人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用械需求。2024年Q1:总体向好,风险隐患并存早先6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医疗器械监管风险会商会。会议通报了第一季度风险处置情况,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以及部分省药监局围绕第二季度医疗器械飞行检查、不良事件监测、网络销售、投诉举报和舆情监测等情况进行风险会商,分析了医疗器械安全形势。会议认为,当前医疗器械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会议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医疗器械安全形势分析,深入开展风险会商,贯彻风险治理理念,加强跟踪处置,全面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要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聚焦突出问题,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持续有效管控风险,切实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当富士胶片公司于12月18日星期三宣布已签署正式协议,以16.5亿美元(179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日立公司的诊断成像产品线时,外界的猜测终于被确定了。总部位于东京的相机和影印机巨头的这一举动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影像公司之一,其规模可与西门子、GEHealthcare、飞利浦和佳能这四大公司相抗衡。在全球医疗影像诊断医疗器械公司排行榜中,富士胶片和日立均位居前列。据Evaluate的报告显示,目前,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在医学影像领域合计占有65%的市场份额。合并后,富士胶片的市场份额将接近佳能医疗(佳能医疗在医学成像领域市场份额排名第四)。自1953年推出X射线系统以来,日立一直提供使用诊断成像系统,IT和电子健康记录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其诊断成像系统业务在全球拥有强大的业务,提供包括CT,MRI,X射线和超声系统在内的全面产品套件。该业务不仅可以作为稳定的收入基础,而且还显示出进一步增长的潜力。特别是凭借其超声系统,日立是提供其高品质图像和出色操作性的广泛产品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富士胶片将医疗保健业务作为其重要的增长支柱之一,一直在积极地将其管理资源投入到该业务中,以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医疗保健公司,涵盖包括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在内的“预防”业务,包括诊断成像系统和医疗IT在内的“诊断”业务,和包括再生医学和生物制药CDMO、小分子药和生物类似药开发、高纯化学试剂和无血清培养基开发生产的“治疗”业务。涵盖“诊断”领域的医疗系统业务引领整个医疗保健业务,提供以医疗IT为核心的各种医疗诊断产品和服务,从X射线,内窥镜检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超声到体外诊断系统。富士计划将日立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和富士胶片自主开发的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AI)软件等结合起来,打包向医疗机构提供。过此次收购,FUJIFILM将为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公司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并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日立公司在自己的公告中表示,随着人口的持续老龄化和需要更高水平的照料,预计成像线将稳定增长。然而,规模扩张对于这条生产线变得越来越关键,并且对于对抗合并和“加剧全球竞争”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官方认为,鉴于富士胶片的“高度互补的销售渠道和出色的技术水平”,此次出售将有助于增强其竞争力并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图像处理中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富士胶片(FUJIFILM)集团依托自身核心技术特点和优势积极转型,医药和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已经成为其核心业务领域,并在未来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应对行业趋势,满足客户需求。-2015年,富士胶片(FUJIFILM)扩大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投入,收购了由iPS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先驱JamesThomson创立的开发干细胞治疗药物的公司CellularDynamicsInternational(CDI)。-2016年,富士胶片(FUJIFILM)从日本Takeda制药收购了WakoPureChemical工业公司,成为了全球知名的高端实验室生命科学及化学试剂供应商之一。-2018年,富士胶片(FUJIFILM)收购了全球领先的、具有超过45年历史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美国IrvineScientific(现已更名为FUJIFILMIrvineScientific/欧文细胞培养基),从而一跃成为全球细胞培养基尤其是无血清培养基领域的重要玩家。2019年,富士胶片(FUJIFILM)集团宣布又以8.9亿美元的现金收购Biogen丹麦位于哥本哈根附近的大规模生物药生产工厂,包括6个15000L大型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交易结束后,Biogen丹麦工厂将成为富士胶片(FUJIFILM)全球第四个生物药合同代工生产(CDMO)设施。

  p精准医学将有可能作为健康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未来的“十四五”规划。这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在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上透露的信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src=詹启敏.png alt=詹启敏.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图片由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供图/spanbr//pp詹启敏作为国内精准医学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一直以来都为精准医学在国内的应用而呼吁努力。在此次深圳国际BT(生物技术)大会精准医学影像技术与应用国际论坛上,詹启敏认为,倡导精准医学,首先就要求有大量的分析数据,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分子诊断、人工智能等很快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医学将会展开另外一副全新的图景。/pp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获批启动/span/strong/pp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pp詹启敏介绍:“其实早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有相关精准医学的研究。”但2015年开始,精准医学作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始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pp在现阶段,精准医学最容易实现突破的,詹启敏认为还是在肿瘤领域,“一方面肿瘤造成的社会问题比较大,另外依托医学影像技术,解决肿瘤比较容易取得成果。”/pp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恶性肿瘤的新发病是每年430万例,每年死亡280万例。肿瘤的五年生存率,中国仅40%,美国达到66%,而日本为72%,欧洲有些国家高达80%。/pp不过,精准医学的发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尤其是分子影像等诊断技术的进步,将为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准确的信息。/pp今年7月,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建设项目正式获批启动,计划在5年时间内,建成全球首套14T超高场磁共振系统。这一科研重器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提高我国精准医学的水平。/pp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总工程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任秋实介绍:“国家在肿瘤标志物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可以说是很超前的。但是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无法精准探究它的来源以及变化情况。这些问题必须要靠精准的医学影像来回答。”/pp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医学影像设备重大意义不言而喻/span/strong/pp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发展精准医学的过程中,大型医学影像设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高地。/pp医疗领域对于影像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詹启敏表示:“如果医院把CT和核磁拿掉,治疗方案都没法做,所有手术都没法完成。今天的影像学主要还是解决占位性病变的问题,未来的影像学将面临功能的改变。随着观察到的东西越来越精细,我们必将能够探究更多未知的领域。”/pp正在建设中的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中,除了14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北大“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也是一大利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彭旗宇博士介绍:“过去传统PET-CT覆盖范围较小,要实现全人体扫描只能分段。‘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覆盖范围提高到2米,并可以快速成像,对全身疾病治疗有巨大帮助。”/pp“扁鹊一号”有望在2019年底完成原理样机,2022年基本达到各项功能的完善。目前西门子、飞利浦等世界巨头也在积极开发这一设备。和14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一样,一场没有硝烟的国际竞争正在进行。/p

  11月17日消息,医疗影像AI公司深透医疗(Subtle Medical)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钟鼎资本,春华创投联合领投;Fusion Fund、本草资本、榕泉资本(Banyan Pacific Capital)、达泰资本、欧洲医疗基金Crista Galli Ventures、Catchlight Capital等共同参与。自2020年底A轮融资完成后至今,深透医疗搭建了销售团队,加速医疗影像AI产品SubtlePET 、SubtleMR 的商业化,2022年全年订单额接近亿元。深透医疗创始人宫恩浩博士表示,目前公司收入约八成来自海外市场订阅制、按例付费,产品和模式得到验证后,正积极拓展国内医院、影像中心及体检中心,主要通过SaaS订阅、软件授权模式合作,也在试点探索“按例付费”模式。围绕为医疗机构降本增效这一目标,在影像采集环节,深透医疗通过AI技术,研发了SubtleMR、SubtlePET、SubtleGAD等医学影像增强产品矩阵。SubtleMR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数据重建成像过程,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令MRI检查实现4-10倍加速;与初代SubtleMR相比,新版本可增强人体各个部位的MRI图像。SubtlePET则可以将原本PET-CT扫描时间缩短2-4倍。目前,这两款产品均已获得美国FDA、欧洲CE及中国NMPA的注册证。应用SubtleMR前后的MRI图像对比深透医疗第三款产品是造影剂相关应用SubtleGAD,主要解决MRI检测过程中重金属钆沉积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仅需要10%剂量的造影剂,就能达到同样的增强成像效果,”宫恩浩介绍道。此外,深透医疗的产品线还包括:影像生成加速产品SubtleSynth、术中实时影像增强产品SubtleIR,以及优化显影流程的SubtleQC。对于产品矩阵拓展的逻辑,宫恩浩表示主要是两个维度:一是将AI技术延伸至更多检查类型。在医学影像中,MRI、PET-CT占据了约1/4的体量,另外还有CT、SPECT、X光、超声等医学影像检查,也意味着还有3-4倍左右的可拓展空间。二是从医学影像检查的流程角度,往上游延伸做调度与工作流应用,往下游延展做质量控制、定量化分析等应用。在与硬件设备、PACS系统兼容性方面,深透医疗软件产品能够兼容西门子、GE等各品牌的设备型号及不同序列;工作流程方面,相关软件可部署于扫描设备与PACS系统之间,完成图像增强处理后,将图像发送至PACS系统,供医生阅片。为了巩固在医疗影像图像增强领域的先发优势,深透医疗从2017年起布局了超过20项国际专利。该公司的技术最早出自斯坦福大学实验室,据了解,2017年创立初期深透医疗已与斯坦福大学达成协议,获得创始人宫恩浩博士所在实验室多年研发技术、专利与数据的独家授权。2022年,深透医疗全年订单额接近亿元规模;与2021年Q4相比,全球临床服务业务量实现了5倍增长。据了解,完成本轮融资后,公司将进一步建设市场销售及部署团队,加快软件解决方案的推广。“之前会有人认为获批拿证是终点,但事实上,拿证只是一个起点。2020年A轮融资完成后,我们搭建了专门的销售团队,来探讨到底谁才是目标客户、该怎么卖。”宫恩浩介绍,之所以可以快速落地,拿到近亿元规模订单,一方面是商业模式比较清晰、团队执行力强;另一方面,医院等机构要寻找的是准确度、稳定性都有保障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简单购买一款软件,深透医疗开展的多中心临床验证、发表的学术论文正是一种证明。另外,深透医疗也在拓展与药企之间的合作,其中与拜耳合作开展“造影剂+AI”的联用研究,以通过更低剂量的造影剂,实现更高质量的显像效果。在针对肿瘤、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新药研发中,深透医疗通过加速影像诊断的速度、提升质量,以助力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未来还将探索基于影像的、新药治疗效果预测等服务。

  构建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推动全国科研进程——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

  9月19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开幕典礼在京召开。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为共建实验室揭幕,来自业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勳 (Nam-Hoon Kim)先生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分别致大会欢迎辞。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勳 (Nam-Hoon Kim)先生致辞金南勳先生表示“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链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缩短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起这一具有多种现代化设备的共建实验室。我们希望为在座的各位,以及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为良好的用户体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光辉主任表示:“此次共建实验室初衷在于构建系统化的标准检测流程,实现从细胞筛选到组织分析以及活体检测过程标准化与系统化。为了使相关专业人员享受同种服务以及更好的推广试用这种新型模式,共建实验室的仪器将依托现有生化公众仪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全部对外共享,让相关的兄弟单位也可享受到一站式专业的检测分析服务。”该实验室由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珀金埃尔默公司共同创建, 实验室拥有Vectra PolarisTM 全自动病理成像与分析系统,Operetta CLSTM 高内涵分析系统,IVIS Spectrum和microCT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EnVision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等近十台代表业内领先技术的转化医学影像和检测仪器,是国内目前技术领先的转化医学影像和检测开发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为全国广大科研、药企、医院等科研工作者提供从分子、细胞、病理切片到小动物水平的全套转化医学技术和实验服务。合作双方除共同投资了一流的科学工具用于相关研究之外,还安排了专职人员用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项目开发,确保实验室有序且高效的运作,并实现基于转化医学研究方向的项目对接。当天与会代表参观实验室“创新是发展的基础。珀金埃尔默作为致力于创建更健康的世界的全球性技术创新领导者,不断探索新的技术热点和产业方向以帮助产业链中的相关利益者找到下一个突破口。”珀金埃尔默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总监严洁敏表示,“转化医学和环境健康一直是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重点关注的领域。而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同时,珀金埃尔默也在不懈努力帮助广大科研学者和专家突破研究瓶颈,实现科研产业化。 此外,合作双方共同邀请了国内该领域中的顶尖专家组成转化医学工程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将在各自专长领域运用多年积累的经验,有效帮助未来在实验室孵育的转化医学方向的项目运行。关于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公司作为全球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为一个更健康的世界而不断创新。全球拥有约9,000名员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帮助客户解决关键问题,特别是在诊断,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这两大市场。我们在检测、成像、信息学和实验室服务领域的创新能力,结合深厚市场积累和专业知识,帮助客户获得更超前和更准确的研究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以改善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公司2016年收入约为21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该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成员。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官网。 关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五十多年来,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研究所现拥有中关村本部、廊坊分部和郑州分所三个园区,以及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四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于1992年建成并试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并正式运行,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的四次评估。实验室聚焦于生物技术产业化中的工程科学问题,将化工理论和经验应用于生物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安全、高效、高品质;实验室同时也将生物技术引入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20余年来,实验室始终将国家重大需求放在首位,为我国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媒体垂询,请联络: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邮箱:LST.

  田梅近日,世界分子影像学会(WMIS)宣布,浙江大学教授田梅当选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任期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担任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职务。世界分子影像学会是国际分子影像领域唯一的全球性学术组织,也是全球五大洲分子影像学会的总会,每年主办分子影像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学术会议——世界分子影像大会,并出版分子影像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分子影像与生物学》。分子影像是一门新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是对人体或活着的生命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进行无创、定性、定量、定位、并可时空动态反复精准测量的影像可视化技术。分子影像可以将精准医学可视化,极大提高我们对人体进行从微观到介观,再到宏观和整体的认识,极大推动精准医学发展。分子影像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影像、临床医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学、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影像物理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这也是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近二十年来争相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学科。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田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022年6月6号,广州化兴科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携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举办“菁菁校园行”-岛津液相色谱分析第一课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肇庆分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省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有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老年健康服务、医学影像技术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累计培养各类卫生专业人才8余万名,为广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继今年3月举办“化兴/岛津色谱分析技术第一课堂”后,本次活动继续得到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刘燕书记的大力支持,并特别邀请刘燕书记作活动欢迎致词。此次还邀请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周逸舟老师作为活动主持人,为大家介绍活动流程及目的。 本次活动以学院新购置安装的一批岛津LC-16液相色谱仪为主题,分为液相色谱理论讲解和实操两部分,由化兴技术部雷权炼工程师作为主讲,为学生们讲解液相色谱理论知识并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参与答题。 所谓学以致用,理论知识学习后由化兴王政卿工程师分批带领学生进行实操教学,对于上机操作,同学们也是充满期待。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析仪器的原理,在活动间隙,我们带领同学们一起完成了分光镜手工剪纸的制作。同学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致高涨,一片欢声笑语,乐趣满满。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p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医学电阻抗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参数化水平集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的电阻抗图像重建。该成果发表在医学成像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医学影像》上。/pp电阻抗成像技术是根据生物体内不同组织在不同功能状态下具有不同电阻抗的原理,通过在生物体体表注入安全激励电流,测量体表响应电压,重建生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从而反映体内结构及功能的新型医学成像技术。由于电阻抗成像具有功能成像的特点,而且对人体无害、使用方便、设备价格相对低廉,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电阻抗重建图像通常分辨率较低且对模型误差极为敏感,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且具有高分辨能力的成像算法是电阻抗技术的关键和难点。/pp杜江峰院士团队通过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参数化水平集方法及临床医学上现有信息,设计了新的电阻抗成像算法,成功实现高分辨的电阻抗图像重建,并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高分辨图像重建能力,而且对医学电阻抗成像中普遍存在的模型误差、参数优化设置方式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pp据介绍,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电阻抗成像技术向更为实用的应用方向发展,例如肺部临床电阻抗成像等。/p

  p据发改委网站12日消息,为进一步夯实生物产业创新基础,促进现代生物技术更多惠及民生,着力打造生物经济新动能,发改委印发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pp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显著提升,重点企业达到1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一批优势生物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国际产能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pp《规划》明确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 提升药物品质, 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 2020 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4.5 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 3.6%。/pp《规划》中的推动重点领域新发展部分,有多处提及了科学仪器,仪器信息网编辑摘录相关信息如下(原文见附件):/ppstrong(一)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strong/pp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 提升药物品质, 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到 2020 年,实现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4.5 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 3.6%。/ppstrong1、加速新药创制和产业化/strong/pp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 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在肿瘤、 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推动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基于药材源头的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建设,创制一批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的中药新品种。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创新药物,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中高端产业链。/ppstrong2、加快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strong/pp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在治疗适应症与新靶点验证、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产品设计优化与产业化等全程进行精准监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信息,实现药物精准研发。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整合不同数据层面的生物学信息库,利用基因测序、影像、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胎儿罕见病筛查、肿瘤、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实现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特定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ppstrong3、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strong/pp以提升药物品质为目标,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推动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向终端产品出口的转变。持续推进中药技术标准化,提升中药质量及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协调发展,开展基于互联网+中药材种植养殖平台建设,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种植和综合利用、 中药质量溯源检定、 中药工业先进制造技术、中药健康产品制造技术和药材废渣利用,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单克隆抗体、长效重组蛋白、第三代胰岛素等高技术含量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提高我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strong开发药物结晶设备和传感器、先进粉体工程设备、新型超临界萃取和色谱分离设备、新型固体制剂生产在线检测设备和自控系统、高密度流加式和连续培养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大规模纯化设备以及冷链储存运输系统等制药装备,/strong加快制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实提升包材和辅料的品质,加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ppstrong(二)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strong/pp把握智能、网络、标准化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提供现代化诊疗新手段。到 2020 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达6000 亿元, 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体系。/ppstrong1、构建智能诊疗生态系统/strong/pp重点发展智能医疗设备、软件、配套试剂和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制定相关数据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能化诊疗系统,快速精准地进行疾病诊断、辅助个性化治疗以及系统性康复。打造智慧医疗新业态,实现基层城乡居民的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远程居家看护等远程诊断和健康管理服务。/ppstrong2、提高高品质设备市场占有率/strong/pp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先进治疗、精准化检测设备等临床主要诊疗医学装备,破除国内企业长期的低端化、同质化恶性竞争。发展高品质影像诊断设备、医学影像数据库、先进的肿瘤治疗装备,开发基于影像的术前评估与手术规划系统,促进中医药原创性诊疗及康复设备研发。加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低成本易用高效整合的测序样品自动化软硬件技术,以及基因测序、编辑配套耗材,strong加快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生命科学新仪器和试剂的研发,/strong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提升系统的性价比,提高我国在高品质医疗设备市场的竞争力。/ppstrong3、推动植(介)入产品创新发展/strong/pp加速新材料技术应用,针对心脏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临床治疗需求, 继续加快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可降解血管支架、人工瓣膜、骨及周围神经等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角膜、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植(介)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针对器官修复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生物技术与材料技术的融合,加速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ppstrong4、提供快速准确便捷检测手段/strong/pp针对急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包括外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检测需求,strong加速现场快速检测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strong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加快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加快特异性高的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strong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strongstrong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strong/ppstrong附件/strong: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line-height: 16px /a href=“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pdf/a/ppbr//p

  上海东方医院1月8日披露,中国第一家纳米医学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落户该院,纳米研究团队进驻医院,将与临床医生共同开展合作。纳米医学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时东陆告诉记者,今后该研究冀望在癌细胞痕量检测、医学影像示踪技术、靶向导入技术、光动力癌症治疗等临床研究中取得突破。据悉,美国早在8年前便成立了纳米医学协会。而中国则起步较晚。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表示,纳米医学应用技术研究所的首要使命是转化,其成立将进一步促进纳米医学向临床转化医学发展,成为该院转化医学发展的助推器。他表示,医院将全面推进纳米医学发展,使纳米技术真正成为解决医学难题的利剑。

  近日,金域医学实验室再次荣获国家权威认可,其肿瘤相关高通量测序检测能力备受赞誉。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发布了《2023年肿瘤游离DNA(ctDNA)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在这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上海金域医学实验室在231家实验室中脱颖而出,其检测样本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再次满分通过,获得了国内该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的最高权威认可。肿瘤游离DNA,简称ctDNA,指的是肿瘤细胞释放的、包含肿瘤变异信息的DNA片段,其中包含了点突变、缺失、插入、重排、拷贝数异常、甲基化异常等,而ctDNA检测作为液体活检的关键手段之一,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ctDNA检测可用于肿瘤早筛、靶向治疗、预后评估和耐药监测等方面。ctDNA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是确保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准确反映实验室应用ctDNA检测基因突变的能力。目前,金域医学旗下的实验室已经连续两年通过了国家卫健委对肿瘤游离DNA基因突变及实体肿瘤体细胞突变的高通量测序检测认证。同时,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质量体系评审中,金域医学的遗传性肿瘤测序panel、BRCA1/2基因测序等项目曾再次成功通过评审,这也标志着金域医学在肿瘤相关高通量测序检测能力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金域医学一直致力于肿瘤相关高通量测序检测的研究与应用,并特别重视检测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此,金域医学打造了实体肿瘤中心,秉承着全癌种、全流程的管理理念,该实体肿瘤中心专注于为临床提供全疾病覆盖和全流程管理服务。借助全面、多样的技术平台,金域医学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筛查、诊断、指导用药、预后评估、遗传性肿瘤风险评估等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精准检测服务。此次能够再一次获得国家权威认可,金域医学用实力充分证明了在肿瘤相关高通量测序检测方面的卓越实力。作为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领域的领导者,金域医学持续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和设备,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和影像诊断,助力临床医生能够拟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效果。相信未来,金域医学将持续深耕肿瘤相关高通量测序检测领域,持续提升检测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检测服务和优质的医学影像解析,为更多医生和患者提供医疗体验和治疗方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UT3D电镜成功进军国家级生物医学成像中心,纳克微束参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成像设施

  近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高通量电子显微断层成像系统项目顺利完成招标工作,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成为高通量电子显微断层成像系统UT3D的唯一提供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承接建设任务,未来将成为国家级的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此次合作的达成,是行业客户对纳克微束卓越技术水平的认可,也意味着微束将承担项目中心建设的重要使命。(怀柔科学城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平台)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旨在快速提升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实现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整体水平,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为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创造”提供战略支撑和保障。在连接生物医学介观到微观尺度的这一关键节点,相关的多模态跨尺度串联技术和产品级的解决方案长期处于研发摸索阶段。因此,生物物理所希望通过合作,找到志同道合的订制成像方案服务方。由于国内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起步较晚,国外企业几乎主导国内市场,为响应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创造”的号召,纳克微束做出部署、展开攻关,以本次订制方案服务为契机,迎难而上,踔厉奋发,在国际上先人一步提出解决方案。高效解决生物样品从介观到微观的成像难点和痛点,改善微观尺度高效率切割和最终电子断层成像效率低的问题,对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纳克微束秉承钢研的技术创新基因,积极探索新方向,守正创新,在钢研集团70周年之际,敢于“亮剑”,力战国内外厂商,成为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唯一的国产厂家,以达成高通量电子显微断层成像系统项目合作这一成绩为集团庆祝,吹响了解决生物医学介观到微观尺度问题的时代号角,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崭露头角。作为一家新创立公司,纳克微束成为高通量电子显微断层成像系统项目唯一服务商,为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中国创造”吹响了进征的号角,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为扫描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微观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此次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将持续投入综合显微成像的研发,开拓创新,推动技术升级,助力国产电镜行业实现崭新发展,致力成为中国电镜技术引领者。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施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终于揭开了面纱!▼11月3日,由建筑部承建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仪式在怀柔科学城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乔杰院士,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丁明达,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华,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建筑部总经理张锁全等出席仪式。北京大学副校长、成像设施总指挥张平文院士主持竣工仪式。乔杰表示,从概念成形到蓝图绘就,再到拔地而起,成像设施已经走过十年历程,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成像设施工程顺利竣工,对北大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她希望项目加快设备安装调试,争取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引领学科发展,培养杰出人才,产出大成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服务怀柔科学城及北京市的创新发展。程和平表示,大科学设施是国家品牌,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更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有机融合点,建好用好大设施,是机遇、是挑战,更是重重的责任。他说,会以基建竣工为契机,进一步做好科研与人才的统筹规划,当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先锋队,打造科技航母,让大设施发挥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应有作用。丁明达向成像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希望进一步加速项目进度,加快设备安装调试,力争项目早建成、早运行、早见效,同时也希望北京大学深度融入怀柔科学城,在创新装置平台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方面探索新路径,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陈代华表示,北京大学是我国顶尖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怀柔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怀柔科学城更是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前沿的重要集聚区。面向未来,北京城建集团期待能在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能在“展翅腾飞看怀柔”的壮美篇章中,与北京大学、怀柔区加强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用更多优质服务和精品工程回报社会各界。最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共同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揭牌,还一起参观了“看见生命力”成像设施建设专题展览。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北京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北京以“三城一区”建设为抓手,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于2020年3月启动基建施工,建设用地超6.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建设在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域。设施由四大核心装置和一个辅助平台构成,包括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以及模式动物等辅助平台和配套设施。项目投用后,可达到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的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实现高端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创造”。自项目竣工起,随着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运营团队以及大批师生将陆续进驻,运用成像设施开展多项重大科学研究。未来,该设施还将与美国、欧盟等地生物医学成像平台建立国际联盟,实行开放、流动、择优的机制,面向全国开放共享。

  p20 世纪医学的最大进步是和微创外科的兴起。21 世纪将是在分子生物学突破基础上精准医学的成熟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近 5 年来,“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热点。美国的五大顶尖医院如梅奥、克里夫兰等都开始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希望成为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的中心,对疾病进行探测、诊断、治疗和管理。/ppstrong1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的应用/strong/pp医学影像是疾病诊断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 年美国加州大学的 Gulshan 等团队在《JAMA》杂志上首次报道了人工智能从 10 万余幅视网膜眼底照片中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 54 位有美国医生执照的眼科医师及高年资住院医师相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人工判断。2017 年 Golden在《JAMA》杂志发表了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迅速地阅读病理照片,从而诊断乳腺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尽管还不能完全代替病理学家,但大大提高了诊断速度,减轻了病理学家的负担,提高了效果。英国曼切斯特大学 Enshaei 等对 668 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分析,认为人工智能优于常规的统计方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分析出患者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子。/pp2017 年 11 月 24 日,一场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对战在成都举行,代表人类出战的是 463 名超声医生,代表人工智能出战的是名为“安克侦”的甲状腺肿瘤超声辅助侦测软件。双方比赛谁能更准确地读出甲状腺超声图像。来自全国各地的 300 余位超声专家、学者见证了这次人机大战。最终,这个名为“安克侦”的人工智能与医生们打成了平手,但其实在效率上,人工智能已经超过了医生。最近,人工智能已经在肺结节、乳腺癌、冠状动脉斑块、皮肤癌、眼底病、病理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ppstrong2 人工智能在临床医疗智能决策方面的应用/strong/pp诊断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设计用来辅助医生在诊断时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这种主动的知识系统通过对病患至少两种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生给出诊断建议,医生再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判断,从而使诊断更快、更精准。Viz.AI 的 ContaCT 是 FDA 批准的第一个针对中风的人工智能诊断决策支持系统。2017 年 7 月,FDA 批准了 Cardiolog Technologies 的心电图分析平台,该技术是一项基于云计算的心脏监测分析网络服务,旨在帮助医生使用长期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来筛查心房颤动和其他心律失常的症状。/pp2018 年 2 月 21 日,FDA 宣布了 Cognoa 的同名 APP 获得认证,这也是第一款针对儿童自闭症的人工智能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美国 IDx 公司近日宣布,FDA 已加快对其人工智能诊断决策支持产品 IDx-DR 的审查进程,预计很快就将通过认证。这个人工智能系统致力于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pp在癌症领域顶尖的美国纪念斯隆· 凯特琳肿瘤中心(MSKCC)和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的 IBM 相结合,便诞生了沃森肿瘤解决方案—这个由 IBM 研发的人工智能经过纪念斯隆· 凯特琳肿瘤中心的专家历时 4 年半训练而成,它汲取了 3 469 本医学专著、248 000 篇论文、69 种治疗方案、61 540 次实验数据和 106 000 份临床报告,同时还吸收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发布的临床指南,可为包括胃癌、肺癌、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提供决策支持。/pp雅森与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协和医院合作研发的脑功能多模态人工智能产品问世,其通过对核磁共振、PET、SPECT、脑电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癫痫、帕金森等各类脑功能疾病的量化分析、诊断和预测。截至 2017 年 10 月,此系统已经在全国超过 30 家大型三甲医院落地部署,累计完成病例分析超过 7 000 余例,在各类病种上平均准确率超过 84%。/pp中山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发了一种能诊断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智能程序 CC-Cruiser,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提出治疗决策建议。/ppstrong3 人工智能在医疗智能语音方面的应用/strong/pp美国 Bohannon2015 年在《Science》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使用人机对话进行心理疾病的咨询和治疗取得成功,他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代替心理医师对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疏导和治疗,由于许多患者顾虑自己的隐私而不愿意对医师敞开心扉,因而更愿意和机器对话,因此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ppstrong4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的应用/strong/pp微医是一个智能医疗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健康消费、全科专科诊疗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医疗服务。近期,微医发布了面向中医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治系统—悬壶台,目前该平台已覆盖 11 个市、300 家中医院、累计开方超 160 万。